結核菌在自然生長的過程中,個別細菌會因為為某個基因突變,而出現表型改變,也就表現在耐不同抗結核藥物。
那么細菌在生長過程中,細菌因出現基因突變而產生耐不同藥物的機率有那大呢?
據研究(David HL Appl Microbiol 1970;20:810-4 )得知:
【1】異煙肼( Isoniazid , INH) 3.5×10-6
【2】鏈霉素(Streptomycin, SM) 3.8×10-6
【3】利福平(Rifampin, RFP ) 3.1×10-8
【4】乙胺丁醇(Ethambutol,EMB) 0.5×10-4
以上結果說明,350萬條結核菌中,就會因基因突變出現1條結核菌對異煙肼產生耐藥,同樣道理,5000條結核菌中就會有1條結核菌因突變而對乙胺丁醇產生耐藥;而利福平出現耐藥的機率相對要小些。
體內結核菌數量最多的地方,一般為肺內的空洞病變內,1964年Canetti G 研究發現,一般空洞內的結核菌量都在108 條以上;這么大的細菌量,足以存在數條耐利福平的細菌,數百條耐異煙肼和鏈霉素的結核菌和近千條耐乙胺丁醇的細菌。
雖然存在這么多耐藥菌,病人此時并一定會表現為耐藥。因為,在未受到抗結核藥物干擾的環境中,由于營養成份有限等因素,細菌之間會因為生存而產生競爭性抑制,使耐藥菌不能夠大量繁殖生長,根本成為不了優勢菌群。再說,細菌出現變異后,其本身狀況一般也會減低,就如斷了尾巴的壁虎,功能會多少有點缺失吧;因變異而出現的“超級細菌”并不常見。
如下圖,自然狀況下的結核菌群:(每個圓圈代表一個細菌;H--異煙肼,S--鏈霉素,R--利福平,E--乙胺丁醇 )
現在看一下,如果給病人以某一種抗結核藥治療,會出現什么情況?
假如應用INH(簡寫為H) 吧,用藥后病人體內對 INH 藥物敏感的結核菌很快就會被大量殺死,而對INH 耐藥的結核菌卻會因為營養物質出現相對豐富,受到其它細菌競爭抑制作用減弱,而逐漸大量繁殖。達到一定的積累后,敏感結核菌逐漸減少,耐菌株不斷增加而逐漸轉變成了優勢菌群,此時病人就會表現為INH 治療無效而成為耐INH 的病人。
如下圖,應用INH 后菌群的演變情況:
也就是說,用藥后,敏感菌株不斷死亡減少,而耐藥結核菌的數量卻在不斷增加,最終出現了兩個菌群的反轉,耐藥菌株終于成為了優勢菌群。
那么,單一用藥后,需要多長時間病人會由敏感而轉為耐藥呢?
1948年英國醫學醫研究委員會對單用鏈霉素(SM) 產生耐藥的時間作為進一步研究(因當時只有鏈霉素才被廣泛應用于臨床),結果使人吃驚。在單用鏈霉素抗結核治療后,平均不到60天的時間,從病人體內分離出來的結核菌就成了SM 耐藥菌。
有沒有可能出現一個基因位點突變,會同時引起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出現耐藥的現象呢,就我檢索到文獻和聽到的國內外專家介紹看,目前還未發現某一個基因突變導致多種藥物出現耐藥。
一般認為,先是選擇出某種藥物耐藥后,再在此基礎上篩選出另一種藥物耐藥;
如:先因katG 位點基因突變,產生對異煙肼(INH) 耐藥,然后在此基礎上又因 rpoB基因突變,產生對利福平(RFP) 耐藥;也就是說,多耐藥結核菌的產生是多個不同基因位點連續突變的累加結果。
可見,隨著耐藥基因突變的不斷累積,由單耐藥,逐步演變成了耐多藥,最后演變為廣泛耐藥。結核菌的耐藥譜得到了不斷擴增。